close

劉永仁呼吸形跡個展--- C5/Y84的印象

在好友的工作室中看到呼吸形跡個展的邀請卡,卡片以黃色當底色,那種黃色在CMYK的標色系統中是以C5/Y84來定義,而這種黃色帶著積極、溫和的質感,先入為主的成為我對畫展的印象。

「游移風門」這件作品提供幾了個線索,讓我得以連結過去的訓練與經驗,猜測黃和近似黑色的灰,它們可能想表達什麼?警告的標示系統中也用黃和黑,因為視覺傳達的效果最好,但是C5/Y84的黃與警告標示的彩度不同,比較大的可能是期望被清楚辨認和醒目的企圖心。扇形是收起尖角的三角形,含蓄的表演三角形屬性中的積極和方向性,畫面左右兩組、兩邊的扇形也因為中心點註1的作用力而顯現出對比、對峙、對應的相互關係;這些模式同時也被運用在「普魯士藍之呼吸節奏」、「呼吸翱翔」………等作品中。

two劉永仁

                                           游移風門, 80X100cm,2008                         普魯士藍之呼吸節奏, 130X180cm, 2010

另一個線索在寒色(灰、灰藍、淺藍)與暖色(黃、橘)所呈現的色彩物理現象來觀察。寒色收縮、穩定、安靜,暖色擴張、揮散、熱絡;特別是C5/Y84的這個先入為主的黃色,它不到康定斯基所說的趾高氣昂的小喇叭,比較像是溫和、正面的光,也像是雙簧管和藍色的大提琴一起的合奏,它們沿著計畫的半弧、邊緣、色塊界面帶著各自獨特的氣質,一起表演色彩之間的共伴效應。

從畫中的圖與地、中心與邊緣、寒色與暖色,或者從割開畫布與厚貼鉛片的技法中隱然可以察覺有兩種主要的張力在畫中較勁,也許是藝術家早先的水墨基礎和米蘭研究所的訓練,在東/西兩方面的隱喻,也許是藝術家在現實與理想游移中的角色扮演,不論如何,在畫面中這些張力相互協調、消長的強度決定了「呼吸形跡」理性的世界觀。在劉思量的文章中的一段話「藝術家憑著對藝術的探索,去探索這世界的次序和自己的世界。………一筆畫下,渾沌初分,然後有二、三筆至無數筆,其成長的方式,動力之激盪,何嘗不是生命成長的方式,是要作者全心全意投入,只為賦予存在而努力。」註2,非常合適用於「劉永仁呼吸形跡個展」做為參觀的感想結語。

MOT/ART    2010/12/11--2011/2/13

註1中心點提供了一個安定的中心,作為一種最基本發散和穩定點。(安海姆,中心點的張力)

註2 藝術心理學,劉思量,p.327

  

劉永仁一

 

劉永仁創作自述

自1996年以來,「呼吸概念」一直是我的創作追求目標,為實踐個人藝術理念,歷經從最初的水墨壓克力顏料油畫以及近期的蜂蠟與鉛片,從系列繪畫到環境繪畫探討,其間的實驗與轉折相當深刻,當然油彩與畫布仍是主要的表現媒介。

人們所有的感覺都具有某種程度的空間擴張性,我試圖在繪畫空間表現新奇深沉的視覺語言,顯然必須秉持日以繼夜的提煉與挑戰   創造性思維伴隨無邊際的想像空間游移流動,凝聚想像創造永恆之價值觀,但在表現手法上,仍需經由各種新穎物質媒介再形塑,最重要的乃在於不同材料變化展現一致性思考的延續性。當我使用蜂蠟與鉛片作為表現「呼吸概念」的素材時,實際上是順勢而為,因為媒材的色澤與質感是顏料無法也不必要去置換的。

我經常思考色彩之間的對比關係與畫面的構圖問題,特別關注凝煉的中性色彩與靜穆調子舒緩的變化,宛如天光雲影交織耀動,並且刻意避開慣性熟練筆法所具有呈現的滑膩,而試圖透露反向詮釋的觸感。繪畫對我而言,開放無所不在,創作存在於畫布的過程中,也存在於處於理性與感性的之間,呼與吸之間所構成的揮筆淋漓酣暢,正意謂著精神性無窮的殊展。

1958     生於台灣台東
1983     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
1995     義大利國立米蘭藝術研究院碩士
1998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助理研究員(民 87~92 年)
1999     真理大學通識教育學部兼任講師(民88 ~ 95年)
2003~   台北市立美術館助理研究員

個展
2011     新竹教育大學 藝術空間
             “呼吸形跡"台北,MOT/ARTS
2010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藝術中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藝術中心
             萬能科技大學 創意藝術中心
2007     台北,南畫廊
2002     台中,科元藝術中心
2001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中心
1999     台中,帝門藝術中心
1999     台北,帝門藝術中心
1997     義大利米蘭,鐳射現代藝術空間
1996     澳洲阿得雷德,聖佛瑞畫廊
1996     台北,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1995     義大利羅馬,羅馬和藝術畫廊
1994     義大利,波洛尼亞德里布納畫廊
1993     義大利,阿比色拉藝術家畫廊
1990     義大利,貝魯加格里瑪那文化中心

著作
2004     台北現代美術大系抽象構成繪畫,文建會策劃,藝術家出版社
2003     封答那.空間主義大師,藝術家出版社
2001     藝術家的驚奇視窗,教育部兒童讀物出版資金管理委員會
1998     義大利傢俱風情,藝術家出版社
1997     米蘭公共藝術縱覽,藝術家出版社

  

劉永仁二

《延伸閱讀》
封存「呼吸」與藝術「煉金」                                                                                                       文 / 孫立銓

藝術家創作很少是因為「呼吸」而畫的,但因為藉由「呼吸」,卻表示出「藝術」與「生命」和「生活」的關係。這是筆者與藝術家面談之後對其創作歷程的體認。也因此理解為何他要以《呼吸深度之旅》作為此次創作的命題。

《呼吸深度之旅》是此次劉永仁在1999年之後,再次延續那看似抽象又不似抽象的繪畫風格,所發表之個展的名稱。從命名來看藝術家是透過一個介面:「呼吸」,來引導自我創作的旅行,或可說是創作的歷程。

「呼吸」作為創作身體與精神的總和體驗
如果我們重新檢驗其前次的創作與此次的不同,我們會發現這次的創作態度更生活,而前次的創作則較注重所謂的藝術表現或是東西方文化的邂逅與交替;另外此次的實驗性與前次著重畫面效果與畫意表現的「複次、複數」性的討論,又有些不同。雖然作品少了「複性」表現,但卻以生活上更單純動機的材質實驗及藝術生活,藝術家找到了「藝術」的另一種詮釋,請注意是「『藝術』的另一種詮釋,而非另一種風格表現的『藝術』」:即以「呼吸」作為一種身體(創作行為和生活)與精神(創作態度和意識)的總和體驗。

在此,劉永仁已將「藝術」融入生活中的世界,而非將藝術抽離於世界。藝術就像是「呼吸」,這是他對藝術的注解,同時也是他對藝術的態度。在此,一定有人會問「藝術」如何與「呼吸」掛上關係,藝術家的思維難道就是如此深不可測嗎?

從1996年起,劉永仁的作品就一直存在於「外顯」與「內化」的問題。「外顯」與「內化」原本就是一個宗教、哲學甚至是文化研究的課題,但是在他的作品則是存在於「創作」要融入於生活還是孤立於生活之外的問題,或是一種判斷和現象。

「複次」的「外顯」vs.「呼吸」的「內化」
劉永仁之前的《深度呼吸之複次方》和《城垣壓縮》,主要的課題還是著重在空間與圖像之間的探討,以及對時空課題的視覺穿梭與理性辯證。但「複次」的呼吸已經出現在其對作品的論述,在此對時空的「複次」進出與位移是優於對「呼吸」的討論。所以,相對於今日的創作,我們依然可見其「複次」概念的延伸軌跡,而這一部份即是其「外顯」的部份;然對於「呼吸」,藝術家似乎以更「內化」的方式,封存於作品之中。

於是,藝術家以「呼吸」作為此次創作的命題,就是要解決之前作品未解決的課題:藝術之於生活還是外於生活。在字面上的解釋,「呼吸」是所有生命體的一種生命狀態,這是有機體生命機制的吐納作用。若從空間的關係來看,「呼吸」代表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的接觸與連結,可進一步延伸生命個體與外界環境的循環關聯及相對性。因此從「呼吸」的狀態就可判斷出許多訊息:例如身體的健康與否,外部環境的優或劣,環境與身體的循環系統是否產生障礙,以及最後生命體與外部環境的相對關係等。而若由此繼續延伸,「呼吸」可以是一種下意識與有意識的行為表現,操控或影響身體的行為與心智,甚至是藝術創作的生活關聯。

封存呼吸
劉永仁,面對此一課題,逐漸淡出過去對畫面「複數」空間的「層」、「次」探討,反以挖掘畫面上如何呈現創作生活之「呼吸」的存在。其實眾人皆知,「呼吸」是一種稍縱即逝的身體機能,就如同人類的感情與思想,處處充滿變數與不定性,因此「蜂蠟」與「鉛片」的使用,似乎讓藝術家達到了呈現「呼吸」存在的目的。

藝術家以「蜂蠟」與「鉛片」作為「封存」及「衍繹與延展」的角色和功能。在過去的人類文明歷程,「蜂蠟」與保存、塑形、印記甚至與死亡有關,皆具有一種將歷史痕跡、生命狀態、訊息記號保留原狀的意涵。而劉永仁在此發現了蜂蠟的「封存」作用:「…金黃色的蜂蠟澤挹注於青灰色鉛片上,在形跡上既保留瞬間永恆的呼吸狀態,而且欲蓋彌彰曖昧的半透明霧面,令我感到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視覺解惑。」於是,蜂蠟不僅呈現出「保留瞬間永恆的呼吸狀態」,還以「欲蓋彌彰曖昧的半透明霧面」效果,讓藝術家「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視覺解惑。」

對藝術家而言,蜂蠟把顏料色彩在鉛片上的流動、厚度、發色、顯色及心理視覺的效果予以瞬間封存,甚至在「封存」效果上,還增加了一「層」半透明霧面果效,彷彿蜂蠟隔絕了「呼吸」作用的內外空間。在鉛片上的顏料色彩就如同藝術家創作行為上的「呼吸」狀態,而透過封蠟隱約向上透出的色感、色料就好似藝術家創作行為(呼吸狀態)存在的明證,而成為「封存的呼吸」。

藝術煉金
由於劉永仁已經實證出經由「封存呼吸」來驗證在生活與藝術間息息相關的連結關係,而「鉛片」的「衍繹與延展」角色和功能就是連結過去的「複次」的「外顯」。換言之,「鉛片」的衍繹性與延展性,繼續為劉永仁過去「圖象領域跨越延展的可能性」之課題,提供了更多發展的可能性,跳脫過去所遇見的創作瓶頸:即「時間、空間探討的複次進出、位移」。

在這裡,對「鉛片」材質的使用,讓藝術家回到過去方術之士的衍繹過程及手工的體驗,不再拘泥於畫面空間與材質的風格探索與尋覓。首先藝術家將鉛片視為畫布的一部份,有時候則視為油畫層的一部份;而在「封存」呼吸的作用上,為了圈住、控制顏料,捲曲鉛片構成不規則三角形的容器載體,並讓蜂蠟在鉛片或是金屬容器內加熱融解,最後倒入塗有顏料的捲曲鉛片三角形內,成為構成畫面的特殊元素。

由於鉛的延展性與略帶藍灰色的金屬色,在各種延展跨越圖象空間的種種可能時,藝術家對鉛的任意捲曲折轉,以及在其上塗色融蠟成為一體的創作行為,除了上述的「封存呼吸」特質之外,還讓藝術家擁有了類似煉金師的表現。在此,藝術「煉金」成為對種種藝術可能的探討實驗,而「點石成金」的故事就如同藝術家化腐朽為神奇的神祕能力一樣,呈現了藝術家的旺盛創造力。

小結:藝術家、煉金師、巫師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藝術家具備「化腐朽」的神奇能力,就如同煉金師、巫師擁有物質轉換的超自然力量,而這三者也經常在物質性與精神性間的轉換中遊走。基於如此因素,劉永仁也在展出現場裝置了一個同系列的活動牆面,由於是將相似的畫面元素放大至大於人身尺寸的大小,視覺逼視的效果更增添在物質性與精神性間轉換遊走的可能性。故活動牆面既是藝術家畫室的空間延伸,也可比喻為煉金師的煉金坊或是巫師的儀式道場。所以,劉永仁現階段所謂的「呼吸」就是藝術家的「創作」,煉金師的「方術」和巫師的「法術」,同時也是生活的一部份。

劉永仁聯展  

2013.05/04.sat~06/01.sat 瞬間永恆--抽像繪畫的可能性/策展人:紀嘉華

參展藝術家:劉永仁/黃舜星/ 耿皓剛/ 陳崑鋒

臻品藝術中心/403 台中市忠誠街 35 號

 

 

劉永仁個展03  

呼吸的彩度

試著用一個關鍵字代表劉永仁的作品-“呼吸”,一詞顯得重要並息息相關,每一次的吸,再呼吸呼吸,象徵著過濾不必要的雜質,僅留下純粹。同時擁有藝術家、策展人、作家等多層身份,要如何平衡、妥協並巧妙地鏈結每個關係,在他的作品裡可窺探一切,而更多的時候是為了尋找出口。

在台就讀大學美術系時,主要是為研究水墨,隨後轉往歐洲義大利追尋藝術長達八年,這段期間的轉變與學習,對他而言不只是向外觀察,也是向內反省,兼容並蓄的心度讓畫面呈現時而遼闊時而神秘,而不斷重複堆疊色塊或隨意律動的東方線條筆觸,甚或以具有想像空間的形體作為表達物件,各種形式的發展皆同時存在於他系列繪畫中。劉永仁於創作自述說到「我著迷的形,通常是融化表現之後浮現的異形,那是表形之內真正的內在形」,日常經驗的覺悟,轉化他獲取真實清晰的表達方式,倘若每個形的樣子是再現抽象或具象的過程,不如承認他持續追求更強大的心智空間。

從1991至2014,劉永仁在找一個容器盛裝自己,最初是水墨,現在則是油彩、鉛片與蜂蠟,在歷經東西文化衝擊之中,還保有開發不同媒材可能性的勇氣,而昔日欲求突破的束縛,反而支撐今日創作思考的一致性,感念每個人生階段自覺的體悟與檢視。

萬物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劉永仁的作品面貌看似和平的表面,每一筆瞬間果斷的力量痕跡,無論是多麼炙熱和瘋狂,在中性與靜謐色調適當的能量釋放下,亦再次創造能量,這熟悉的節奏,猶如太極,作為人的休練。觀看「劉永仁-1991迄今」作品,像似閱讀瘂弦如歌的行板:溫柔之必要,肯定之必要,與每天自然呼吸之必要。

二十餘年來的創作從未停歇,始終選擇通過繪畫沉潛其中,用實踐駕馭空談,以包容詮釋生命歷程,飛揚而內斂地鋪展屬於他的歲月靜好。

 劉永仁畫展02  

符號‧循環‧文化共振

劉永仁當代藝術創作中的現地經驗與自體實踐

白適銘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日本京都大學美術史博士)

大象藝術空間館

氣場,循環與自體化的文化邊界---作為身體實踐的當代藝術

藝術創作現代化最重要的精神,反映在藉由超越既有形式、媒材及觀念的過程,營構自我個性、自由選擇及主體價值的實驗之中,故而,藝術家與外部環境之間的維繫方式,是一種既由內而外,又由外而內,不斷變動、循環、週而復始的生成觀係,藝術因此變得儼如人類的身體機制所產生的生面現象一般,既協調又複雜。後殖民時代的美術發展,藉由對過去政治威權的集體性批判,進而對文化主體進行個人性的重構試探,產生文化私屬化的結果。換句話說,文化邊界的移動,不僅造成原本以國家或民族為中心的思想產生崩解,解釋即創作文化的動能,亦下放至以個人為單位的階段。在此種轉變中,藝術家個人的身分亦因此從協力生產的角色,轉向自體開發的角色。藝術家的身體、氣場,成為創造新文化、改造舊思維的活體實驗室,而其創造過程,總結所有的身體經驗,實有如生理反應或生命現象般,在內外交互感應下產生循環、代謝等作用。

不論是在創造、批評、銓釋或價值建構的各個層面,回歸個人、自身、現地的過程,已成為形構當代文化的重要門徑,如果我們同意,逐漸走向個人身經驗與生理實驗的方向,是跨越地域、種族、階級、性別、文化、背景或意識形態等有形邊界,並形成當代藝術必要的自律管理條件的話,那麼,如何有效運作身體,建立起名符其實的「文化生理機制」,就變得至關重要。此種機制的建立,來自於藝術家將自身的身體或創造行為,視為一種氣場、循環與代謝機制,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或任何有形邊界的移異而產生共振反應,藉由此種反應產生生理現象,形塑有機性的造型、色彩、符號,使原本不可視的生命經驗產生可視性。在透過身體機制進行實驗的台灣當代藝術家群之中,劉永仁是極具代表性的一位,他二十餘年的創作實踐,未曾間斷地持續探索身體、氣場與創作之間的關係,更早在1996年留學義大利時即提出「呼吸滲透理論」。

 劉永仁畫展03  

 

arrow
arrow

    林慧如 Ruby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