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畫畫?法藍克史帖拉的繪畫SOP
如果畫作有合宜的形式、明確的方向、完整的內容時,你自然可以從畫中感受到一些........。我要所有的人讓路給我的畫,甚至於連我也閉嘴,讓觀者自己來感受繪畫所要傳達的概念,不要有任何的干擾,觀者從中看到什麼,就獲得什麼。-------法藍克史帖拉
If the painting were lean enough, accurate enough or right enough you would just be able to look at it. All I want anyone to get out of my paintings, and all I ever get out of them, is the fact that you can see the whole idea without any confusion... 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see.--------Frank Stella
關於史帖拉的背景
具有畫家、雕刻家、版畫家、建築師多重身份的美國藝術家法藍克史帖拉 Frank Stella (b. 1936, Malden, Mass.),早年在1959紐約現代美術館 "16位美國畫家"的特展中受到矚目,他以黑色條形圖的擴張與延伸,表達獨特的概念,把構圖當成維繫畫面各部份的方法,取代傳統構圖的制式想法 (例如: 在靜物畫中的橘子、瓶子和布之間的位置安排,為了畫面的平衡,會以三角形 對稱.....等的構圖法來維持畫面的安定)。
史帖拉成名很早,從二十五歲一直畫到現在,經歷了許多精彩的階段。1960~1971把條狀圖畫在非矩形的幾何畫布上,是他的成名系列,這個時期的作品充滿極限主義 Minimalism 的風格。隨後 1967他與知名的舞蹈家 Merce Cunningham 合作舞碼,這個經驗影響了史帖拉,在他接下來的十年的繪圖跳脫出幾何形的框架,轉變成為自由張揚的風貌,他給自己的作品冠上與 Minimalism 相反的“maximalist”來統稱,這個時期的作品帶著鮮明的浮雕特徵。史帖拉隨著創作資歷越深,作品尺寸也越變越大,並且加入了木頭塑膠板繩子....等更多的素材在作品中,厚重的圖面用鋁金屬來支撐結構。一直到1970~80史帖拉的鋁作品變得非常費工,有複雜的金屬切割圖形,四方連續圖案 細碎或飛越式的線條 ,他操作材質的手法,像似把材料當成筆,畫出不同質感的筆觸,展現素描質地的浮雕形式,強力放送騷動與不安的能量,令人聯想起古典繁華的巴洛可式樣。
從 1980中到90中,由多位助手協助史帖拉創作更大型的作品,這時再加入工業用金屬、數位輸出,拼貼柱子、法式曲線、波浪造形,陸陸續續加入了多種的材料與各式各樣的繪圖技法後,作品展現出更為驚人的深度,跨越既有的平面繪圖、浮雕、雕塑、建築界線,從早期平面線條的擴張到空間深度的探索,史帖拉的作品在外形、材料、觀念上不斷的演進,而尺寸與數量更是驚人,在紐約經常看到他的展出,充滿狂亂的表情和生猛的活力,直探奇異的感知度向。
史帖拉的繪圖SOP
我們很好奇像史帖拉這樣一位積極、活躍的當代藝術家,是如何創作的? 透過他給 Pratt Institute 學生的一篇文章,談到自己對繪畫的想法和方法,我們約略可以學習到一些經驗值。文章一開頭他清楚的說 : 關於繪畫涉及了兩個重要的問題,一個是去瞭解什麼是繪畫,另一個是如何畫? 在試圖瞭解繪畫的過程中,去學習到一些東西,而從如何畫的過程中則實際去創作一些作品。
一個想要學畫圖的人,可以從模仿其他畫家開始。我並不需要去強調這點有多重要,如果你對畫圖真的有興趣,自然會這麼做。沒有其他的方法比模仿更快入門認識畫圖。以我自己來說,模仿是深入畫圖技法最徹底的一種方法。你可以知道 Paul Kline是如何塗上顏色? 是用畫刀、筆刷、還是兩種都用,Pilip Guston為何都不太處理畫的邊緣? 而 H. Frankenthaler 的同一批畫為何沒有使用相同尺寸的畫布.............等。然而對模仿者而言,著重在外表形式上的模仿是最危險的,所以我開始去模擬畫家創作時的內在思考模式和情緒。在紐約冬季的雨天,會使我想到要用 Gandy Brodies 的陰鬱色調 ,而明朗的海岸則使我聯想起 De Staels 的活潑色調。我發現深玫瑰紅和橘色配起來,像似 Hofmann 的用法,總而言之,模仿者可以從這類小細節中發現許多有價值的內容。
慢慢的我不再模仿其他人,而開始畫自己的東西 ,雖然我不厭其煩的一看再看自己畫的圖 ,但是我並不會想再重新再畫它們。其實繪畫過程中要處理的問題,往往是如何把畫面現存的部份和那個新加入的部份統合起來,但是越畫它們,到後來的困難度就越高,要求滿意的解決方案變得越來越不容易,我會一直做,一直試,直到找到它們最好的表現方法。
當你真正開始畫之後,你又必須面對兩個問題,一個是空間,另一個是方法。我試驗了很多次來練習解決這兩個問題。例如 : 我會先調整局部的平衡,再強化彼此之間的互稱效果,確切的說起來,我盡力讓畫面看起來均衡和互稱,但是只有在畫面上安排一個平衡的結構或是外觀,並不能完全表達空間感,還是有深度的問題要克服,雖然有一些方法可以做出深度,但是我發現色彩最有效,在調整圖案用色的濃度時,就同時會影響畫面深度表現。
後續的"方法"問題就單純多了。這個方法,通常跟隨著繪圖的進度,和畫完圖的所想要的結果,而設計的方法。簡單的說,其實就是做,使用家用油漆師的技術和工具,就可以開始動手了。
資料來源
p805~6, Art in history1900~1990, edited by Charles Harrison & Paul Wood, Blackwell Publihers, 1994
www.guggenheim.org/new-york/collection
www.theartstroy.org/artist-stella-frank